马克龙:法国绝不容忍种族主义,但不会擦去任何历史踪迹

据法国路透社报道,马克龙总统6月14日在发表全国电视讲话中说道,“同胞们,今晚我将非常明确表示:我们共和国不会从历史上抹去任何名字。它不会忘记任何艺术品,也不会拆除雕像。”

据报道,抗议活动期间,法国让-巴提斯特 · 柯尔贝尔的雕像早已成为重点关注对象,被抗议者们推到被拆边缘。柯尔贝尔是路易十四时期法国著名政治家、财政大臣,他通过实践重商主义、建立殖民贸易公司和办工厂等,拓展了法国的工业和贸易能力。然而,柯尔贝尔曾牵头起草过《黑人法典》,该法典对法国殖民地的奴隶制进行立法、一定程度上“统治”黑人,这也成为他被抗议者们群起而攻之的原因。

法国RFI昨晚报道说,法国前总理、现任奴隶记忆基金会主席的埃罗13日要求把法国国民议会以路易十四时期法国著名政治家、财政大臣柯尔贝尔命名的大厅改名,以及法国财政部以其命名的大楼改名。但一些历史学家反对通过毁灭历史人物雕像来抹杀法兰西民族记忆的做法。

    过去一周里,与法国殖民史和奴隶制有关的历史人物雕像被置于警察保护之下。法国警方封锁了通往柯尔贝尔雕像的通道,该雕像位于法国国民议会前,俯瞰着巴黎的塞纳河。

此外,在巴黎市中心约瑟夫·加利埃尼的雕像也处于法国警方的保护之下。加利埃尼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巴黎市军事指挥官,用残暴的手段镇压法国殖民地当地居民的叛乱。

      然而,法国维克多·舍尔彻等历史人物的雕像却没有那么“好命”。在法国马提尼克,舍尔彻的两座雕像被砸,身体支离破碎。尽管舍尔彻1848年颁布法令废除法国殖民地的奴隶制,但在抗议者看来,他仍是殖民主义的坚定捍卫者。

从美国到英国爆发推翻过往与殖民主义以及贩卖奴隶历史有关的历史人物雕像的风潮过程中,已有多个与奴隶制、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相关的历史人物雕像被抗议者破坏。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XXX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供分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
fr_FRFre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