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24日发表题为《穿“我不是中国人”的T恤并不会免遭歧视》评论说,德国洪堡大学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生活在德国境内的亚裔反映,新冠疫情期间他们遭受种族歧视的经历明显增加。
须田贵美子立即回应:“ 我当时也不客气地冲他嚷了回去,告诉他,他应该走开。”
须田贵美子指出,德国针对亚裔的歧视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我们应该看一看有哪些从殖民时期流传下来的画面、形象和故事在今天依旧存在,依旧被人重复。例如1900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德军开赴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前发表的《匈奴演说》(Hunnenrede),或者“黄祸”这样词被《明镜周刊》拿来当作封面文章使用。还有那些13世纪的传教士和商人对亚洲人的描述方式,例如对亚裔女性充满异域风情、性情趣化的描述。再或者现在仍然可以在德国公演的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或者David Bowie的流行歌曲“China Girl”,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对亚洲女性恭敬顺从的形象描述,或者白人男子拯救亚洲女性。而这种(针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的描述可惜却被不断地重复下去,传递下去。
她对德国之声记者说,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德国媒体经常缺少政治人物或者重要人物(在关键时刻站出来表态)。例如在暴力袭击发生后,或者哪怕在政治话题讨论节目中哪位嘉宾使用了种族歧视含义的词句,没有政治人物站出来说,这可不行,这么做不对,我们德国政府不能容忍歧视现象的存在。美国亚特兰大城枪击案发生后,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发表声明谴责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这在美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德国政治人物却很难做到。
针对德国之声记者提到德国新冠疫情爆发最初的一段时间,有亚裔社团专门制作了上面写着“我不是中国人”的T恤衫,希望能够免遭歧视对待的问题,须田贵美子回应说:这种情况的确存在。我本人不会去穿什么写着“我不是来自中国”之类的T恤。我觉得这种做法不是那么聪明。我们所作的调查研究已经证明了,疫情中发生的这些歧视事件和受害者的出身没有关系。遭到攻击的不只是中国人,因为对于加害者来说,你从哪里来根本无所谓。加害者只看到你长的是亚洲人的模样,然后就对你动口或者动手了。她指出,“我觉得教育程度并不会防止种族歧视的思想,很遗憾。”
须田贵美子是德国日裔汉学家,目前在专注移民议题的柏林非政府组织korientation. Netzwerk für Asiatisch-Deutsche Perspektiven e.V.担任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