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布实现水稻生育周期减半重大突破,有望每年收获6茬

据中国官方新华社今天发布的最新消息,中国实现水稻生育周期减半重大突破,未来有望实现60天内收获,每年6茬以上“快速育种”。
新华社23日消息称,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在植物工厂环境下实现水稻种植60天左右收获的重大突破,将传统大田环境下120天以上的水稻生长周期缩短一半。

团队首席科学家、都市所研究员杨其长介绍,该次试验的水稻是矮秆品种,株型较矮,空间利用率高,适合在植物工厂环境下进行多层立体栽培。

据了解,这次水稻种植试验是在有四层栽培架的全人工光植物工厂进行的,采用定制光谱的LED光源为水稻不同生育期提供最佳的光环境将水稻种植在营养液栽培槽中,根据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精准供给养分。同时,植物工厂内部的环境要素,如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受到精准调控,为各生育阶段提供最佳生长环境。

据报道,在供试的6个矮秆品种中,2个品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定植后45天抽穗,63天收获。单层栽培架的综合产量为每平方米0.98公斤,相当于亩产650多公斤。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高产田的水稻亩产在500公斤至600公斤,低产田水稻亩产在300公斤至350公斤。

中国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在官员会议上对粮食安全问题做出强调。中共“十四五”规划也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纳入规划。习近平曾特别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此前202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成功突破1,500公斤大关,突破世界纪录。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因病去世,中国顶级科学家的陨落在当时引发轰动,官方和民间皆沉痛悼念。

据当时报道,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40年间,袁隆平团队先后赴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美国等多国提供技术咨询,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为解决世界饥饿和贫困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