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于周日抵达格陵兰,并表示此行旨在展示“法国与欧盟对该岛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团结支持”。
这是自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出吞并该地的威胁以来,首位踏上格陵兰的外国国家元首。法国总统马克龙于6月15日(星期日)抵达格陵兰,表达了法国及欧盟在该自治丹麦领土的主权与领土完整问题上的支持。
马克龙在下飞机时表示:“我此行是为了亲身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同时表达法国与欧盟对该地区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团结之意。”
“巨大的战略意义”
在被问及美国总统屡次声称有意“收购”格陵兰(其面积是法国的四倍,80%的土地被冰层覆盖)时,马克龙回应称:“我不认为这符合盟友之间的做法。”他补充说:“丹麦以及欧洲国家对这一战略意义重大的地区作出承诺非常重要,必须尊重其领土完整。”
美国总统对格陵兰表示出浓厚兴趣,并以“国际安全”为由,宣称要不惜一切代价(包括军事手段)掌控这块世界上最大的岛屿,该地富含稀有金属资源。
马克龙在一艘丹麦护卫舰上与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及格陵兰政府首脑延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进行了会谈。
面对媒体,梅特·弗雷德里克森表示,此次访问提供了一个讨论北极安全挑战的良机,并强调丹麦“愿意在北极安全事务上承担更大责任,与北约的良好盟友共同努力”。
法国也准备与其他南极地区国家举行“联合演习”,以增强该地区的安全,同时也将在北约框架下开展合作,法国总统补充道。
由于天气恶劣,原定参观一座由欧盟资助的水电站的计划被迫取消。
格陵兰“不是待售之地”
这一来访受到了格陵兰的热情接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副总统J.D.范斯在3月28日访问时遭遇冷遇,他被限制在格陵兰西北海岸的皮图菲克美军基地,原因是其来访在当地引发强烈抗议。
格陵兰拥有约5.7万名居民,以因纽特人居多,当地居民普遍反对被美国接管。丹麦方面也一再重申:“格陵兰不是待售之地。”
J.D.范斯在访问期间指责丹麦“未能很好地服务于格陵兰人民”,尤其是在经济和安全保障方面。
皮图菲克基地位于俄罗斯与美国之间导弹最短飞行路径上,是美国反导系统的关键节点。
随着全球对稀土资源和北极新航道的争夺加剧,北极地区也日益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安全焦点。
面对多方觊觎,丹麦宣布将投入20亿欧元,用于加强北极安全。
北约方面也将于北极圈以北的挪威设立一个空中作战指挥与控制中心(CAOC),此举是在俄罗斯日益加强其在该地区军事存在的背景下作出的。
气候变暖影响显现
在总统访问前几天,法国海军的两艘舰艇沿格陵兰海岸航行,前往极北地区,目的是熟悉北极环境下的军事行动。
马克龙宣布将在格陵兰首府努克设立法国总领事馆,以“更贴近当地居民,支持他们的需求”,并亲自前往努纳塔苏阿克山附近的一座冰川,了解气候变暖的直接影响。
从直升机上,马克龙看到一片裂缝密布、不断消融的冰原。随后,他徒步穿越了一片裸露的灰色岩石区域,那里曾被冰层覆盖。格陵兰首相向他解释,这样的景象对当地社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努克峡湾系统位于格陵兰西南部,面积达9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峡湾系统之一。
在5月15日至21日的一周内,格陵兰冰层的融化速度比历史平均水平高出17倍,这是受一场创纪录的热浪影响所致。
爱丽舍宫指出,法国希望“重投资源用于研究这些生态系统”,延续曾多次探险格陵兰的法国探险家保罗-埃米尔·维克多的科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