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news18日报道了中国对德国总理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七国集团峰会上的发言进行反击。
该媒体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家坤周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对这些毫无根据、充满偏见、体现双重标准的言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报道说,上个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盛赞中欧关系50周年是“开辟外交更加美好未来的机遇”。习近平表示:“双方应该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公平正义,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 冯德莱恩回答道:“我们仍然致力于深化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建立在公平互惠基础上的平衡关系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 但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却出人意料地采取了强硬的语气,谴责中国的国家主导型经济以及其工业产能过剩和过度使用补贴造成的“扭曲”。
中国外交部驳斥了这些反对意见,坚称中国正在以“负责任”的方式行事,并将加快出口许可证的“审查和批准”,外国客户需要这些许可证才能获得抢手的材料。
这位发言人表示:“所谓的‘市场扭曲’和‘产能过剩’指控完全是无稽之谈。七国集团利用这些指控作为其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的借口,实质上是为了遏制和打压中国的工业进步,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
euronews表示,“尽管言辞激烈,但该国外交部仍伸出了深化与欧盟关系的双手,表明该国仍对外交重启抱有希望。”
郭声琨说:“中方愿与欧方加强沟通协调,妥善处理经贸分歧,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 “但是,我们坚决反对任何损害中国发展权利、甚至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来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18日也就欧盟委员会主席在G7峰会期间涉华言论答记者问,指出有关言论罔顾事实,充满偏见和双重标准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坚持开放、公平、合规的原则,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中国产业发展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丰富的人力优势,靠的是真本事,不是靠补贴。中国新能源产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作出重大贡献。
所谓“产能过剩”本质上是有关国家担心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意图以此为借口搞保护主义措施,过剩的是焦虑,不是产能。近年来,欧盟不断出台产业政策,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欧洲企业,甚至公开提出优先购买欧洲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2030年间,欧盟将提供超过1.44万亿欧元的各类补贴,截至2024年已实际发放超过3000亿欧元,欧盟还出台了一系列经贸“工具箱”,当前欧盟正着力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竞争力,这需要摒弃双重标准,更多开放合作。
建交50年来,中欧合作成果丰硕,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持续为欧洲企业提供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中方愿同欧方加强沟通协调,妥善处理贸易分歧,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同时我们坚决反对任何损害中国发展权利甚至牺牲中方利益换取自身利益的企图。
欧盟-中国峰会定于7月底举行。